厦门冬至的风俗是:
祭祖:厦门冬至有祭祖的传统。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冬至祭祖的礼俗与元旦祭祖相同,表达了厦门人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汤圆:厦门冬至也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物,意味着团圆、圆满,是好兆头。人们会用糯米粉制成圆形甜品,里面包上馅料,煮熟后食用。
聚餐:在厦门,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日。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人们也会互相赠送礼物,表达对亲朋好友的关爱和祝福。
扫墓:在厦门,冬至也是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进行祭拜和清理墓地等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拜神:在厦门,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宗教节日。人们会前往寺庙或道观,进行祭拜和祈福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家庭平安、顺利。
总的来说,厦门冬至的风俗包括祭祖、吃汤圆、聚餐、扫墓、拜神等,这些习俗都是为了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和感激之情,祈求家庭平安、顺利。
集美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半岛西北面,居闽南金三角中心地段,集美区的元宵习俗很具闽南特色,包括“食龟”、“踏火盆”等。从正月初九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自己制作或者购买元宵灯,当然,我最喜欢的就是“走马灯”了。
正月十四日起,集美区的各大寺庙燃点香烛,据说,每根重一二百斤。然后在案台上摆放各种仿制的“食龟”,并在龟背装饰纸扎的神仙人物。然后“乞龟”人要先确定“龟”的型号(小、中、大)及还愿数量,烧香跪拜后,掷卜具(用竹板或铜板制作,有正反两面,一般是月牙型)于地,如一反一正,即表示神佛如愿应求;若两面一样,则须增加还愿数量,然后再拜再卜直至求得。小寿龟可当场食用,大寿龟灯会结束后可敲锣打鼓迎回家中。在当地,“乞龟”可是一个很热闹的活动呢。
其中,还有一个“踏火盆”的活动很具特色,跟泉州的“跳火群”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会在空地上堆放柴火,约一米高,然后点燃柴火,鸣放鞭炮。舞狮者头顶用纸竹糊扎的麒麟吉祥物,从火堆上踩踏跨越而过。
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啦。家家户户都会坐在一起吃汤圆,寓意吉利团圆。饭后观灯,故亦称团圆节和“灯夕”。有一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歌仔阵、大车鼓、锣车鼓、高跷和猜灯谜等娱乐活动。
更有趣的是,在古代,女子平日不出闺门,可借赏灯之机与有情男子相会,且有未婚女子占卜听声选婿和未育妇女来回钻灯棚求子之俗。(闽南网 连培煌)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