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厦门信息内容详情

为什么厦门市降水少

2025-07-08 5 51kk

为什么厦门市降水少

厦门为什么局部降雨?

 1. 局部降雨是由特定的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2. 局部降雨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气压差和湿度,通常是由暖湿气流和冷空气流相遇、上升形成对流云,然后在地形地貌的影响下,形成局部降雨。

3. 在山区、丘陵地带等地形复杂的区域,由于地形高差、地形起伏等因素,容易形成局部降雨。

此外,海洋、湖泊等水体的影响也会对局部降雨产生一定的影响。

厦门为什么需要人工降雨?

很长时间不下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影响就需要人工降雨。如果天气正常,有下雨就不需要人工降雨了。以2017年为例:厦门的天气异常干燥,1月到10月,岛内累计雨量只有946.1毫米,相比常年同期偏少了26.3%,这个数据比去年同期更是偏少52.4%。10月份,厦门对抗干旱,向天空发射了整整42枚火箭弹,求来一场38天干旱后的降雨。2017年11月13-15日随着新冷空气侵入厦门,它和台风“海葵”外围环流打造出一条覆盖粤东到漳州西南沿海的较强降雨带。厦门处在降雨带的边缘,迎来阵雨天气。厦漳泉三地气象部门借此机会联手进行人工增雨。

因为今年厦门降雨少,夏秋连旱的旱情持续发展,影响农作物等的成长,所以需要人工降雨。

据气象部门介绍,降雨少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今年1月到10月,岛内累计雨量只有940多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了26.3%,比去年同期更是偏少52.4%。进入10月以来,弱冷空气频频南下,海上的偏南暖湿气流难以登岸,导致厦门市持续干燥少雨。只有10月15日,在台风“卡努”外围环流的影响下,厦门才出现了普降小雨的天气。

今年9月6日以来,同安已经连续两个多月没有出现有效降水,出现了夏秋连旱,达到了气象特旱的标准,是历史同期最强的气象干旱。作为厦门市农村最多的行政区,降水少,加上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同安的溪流、地下水源吃紧,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厦门翔安的“母亲河”几乎断流,村民不敢种胡萝卜。

为了应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各相关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

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田地“解渴”支招。

气象部门根据天气条件,适时地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今年11月,气象部门在漳州长泰、龙海及厦门的两二水库、石兜水库、汀溪水库、河溪水库、古宅水库、曾溪水库等8个作业点进行25次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增雨火箭弹132枚。

水利部门则加强了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新建成的莲花水库已经开始蓄水,要争取明年3月向同安、翔安两区应急供水。

厦门是不是人工降雨?

是因为厦门市政府已经公开承认在干旱天气需要进行人工增雨的情况下,会进行人工增雨的操作。
而且根据气象部门的资料显示,在厦门有过多次人工增雨的记录。
人工增雨是一项常见的气象治理技术,旨在通过人工干预天气形成机制以达到调节降水量的效果。
厦门地处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多雨,但也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自然资源的破坏等问题,导致厦门地区自然降水不足,因此进行人工增雨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