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厦门属于福建省
泉州,福建省下辖地级行政区,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辖四区、三市、五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是福建省确定做大做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是福建省的,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水,沿海长度居全国第二位,厦门有很多名胜古迹,鼓浪屿、观音山、南普陀、石室禅院、厦门园博苑、天竺山、曾厝垵、等是旅游观光的好景点。厦门还有很多小吃很出名,比如海蛎煎、姜母鸭、同安封肉、福鼎肉片,沙茶面,土笋冻,炸五香,烧肉粽,厦门馅饼,芋包,锅边糊等等,爱美食爱旅游的欢迎来厦门观光旅游。
提这个问题,应当要对厦门与泉州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厦门是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后发展速度非常,虽然是福建面积最小的地级市,GDP总量却排名福建第三位,仅次于泉州与福州。2018年,厦门GDP总量是4791.41亿元,名义增长为10.12%,实际增长是7.7%。
泉州是沿海经济开放区,改革开放以来,同样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GDP总量已经有20年时间,占据福建第一名的位置。2018年,泉州GDP总量是8467.97亿元,名义增长12.19,实际增长8.9%。
也就是,目前,泉州GDP总量是厦门GDP总量的1.76倍;而泉州GDP增速还比厦门高,这说明,两个城市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而不是厦门超越泉州。
这是因为,泉州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泉州制造业非常发达,尤其是民营企业。晋江的鞋业,石狮的服装,南安的水暖,德化的陶瓷,惠安的石雕,洛江的石油,安溪的茶业永春的香业等等,泉州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链,这样让泉州实体经济非常发达。
在制造业强劲发展的时候,泉州的服务业其实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这样保证了泉州经济现在依旧保持很高的速度发展。先是工业化,然后服务业快速发展,这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程,可以说,泉州的发展路径是非常健康的。
厦门不一样,厦门腹地有限,面积是全福建9地市中最小,所以发展工业空间不大,现在厦门很多企业,都把自己的制造基地设在漳州,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厦门人口也比较少,只有400万左右,远远少于泉州的780万人以上。
同时,泉州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本土创业,伴随国内经济发展,泉州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样地方经济也越来越健康。比如安踏、恒安等泉州本土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为百亿级行业巨头。
而厦门,多为外商,包括侨商投资,厦门只是他们的生产基地,企业扩张没有泉州企业那么强劲。外商在有需求的时候,可以随便到外地设厂,这样也局限了厦门的产业扩张。
尤其是,厦门主要是外贸型城市,厦门外贸占比福建省总量的50%以上,可以说,厦门就是一个服务型城市。厦门服务业非常发达,包括外贸、会展、旅游等,这样未来的上升潜力,就没有泉州那么雄厚。
这两个城市是不同类的,厦门就是一个小而美的服务型城市;泉州是一个实打实的制造业城市,所以不要问厦门会不会超过泉州,两个城市都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优势行业,最终形成良好的互补,这才是正道。而不在于规模大一点儿还是小一点儿。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