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厦门生活内容详情

厦门市区为什么都在岛上

2025-06-02 21 51kk

厦门以前是荒岛,有海盗遗留的宝藏吗?

最早的厦门因为是一座孤岛,往返大陆只能乘坐船只,因此早期只有零星的渔民在东渡一带沿岸定居,后来慢慢地形成渔村。

古代历朝历代都有海盗,专门在海上做打劫商船的无本生意。

渔民多半比较彪悍,在打渔的主业之外,看见落单的商船,他们也不介意客串一下海盗的角色。

厦门市区为什么都在岛上


故此二者之间纠缠不清,经常进行角色转换。

那个年头的海盗,也不是常年在海上漂泊,总要寻一个落脚点,干完买卖才能休养生息。

于是各处的小岛就成了海盗们的据点。

远离大陆的厦门,当然也顺理成章成了海盗寻欢作乐的天堂,他们不但不会劫掠岛上的原住民,相反还会给不少甜头和好处。

厦门市区为什么都在岛上


除了这些岛屿据点之外,海盗还需要变卖货物、换购食物、补充人员之类,于是就连漳州泉州的沿海村镇,也有不少海盗的窝点。

通常来说,海盗劫来的货物,都会通过大陆上的窝点进行销赃,换成海盗急需的粮食、武器和药材,在岛上的秘密据点囤积起来。

如果某次行动得到的红货太多,或者累积的财宝过多,也有可能藏匿一部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就是所谓的海盗藏宝洞

厦门市区为什么都在岛上


厦门岛上是否还遗留着海盗的藏宝洞呢?我看至少在明代之前,可能性不大。

因为海盗们藏匿钱财,多半是放在自己出没的某个岛屿据点里,并严加看管,即便是因为官兵围剿等原因不得不撤离,也会把财宝埋在无人居住的荒岛。

像厦门岛这种有人烟的岛屿,生性多疑的海盗是不会冒险选择这里的。毕竟纸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任何时候,在巨大的利益目前,人是最靠不住的。

而到了明代末期,东亚最大的海盗外加海商郑一官(郑成功的老爸)盘踞厦门岛(当时还叫中左所),大量的财富汇集于此。

郑成功跟他爹决裂后,开发了东南亚航线,扩大了海贸规模,每年除了养兵造船之外还结余数十万两白银,除了一部分用于开发台岛以及发动反清战争之外,据说还将巨额的财富分成几处埋藏,其中一处就在厦门岛上。

具体是在岛内的哪个地方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东坪山,有人说是植物园,还有人说在鼓浪屿。

厦门市区为什么都在岛上

想要寻宝的朋友,不妨去上述地方寻访,边走边念念有词,说不定脚下一空,就掉进藏宝洞里: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来显灵,玉皇大帝点我名,如来佛祖领我情,耶稣基督说我行,真神安拉让我赢……

原创不易,点个赞吧!

其实,厦门一点都不荒。

近来总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厦门就是古代泉州一个小渔村,如果真的这么认为,那真是大错特错。

小渔村的概念,似乎放在任何一个沿海地方都可以成立,如开埠前的上海?

厦门市区为什么都在岛上


上海成为五口通商口岸前,其实是县级单位,至少包含了上海县、宝山县、华亭县等十县,如果上海都算是小渔村,那么厦门可能是小渔村的小渔港。

厦门在清代以后,基本上已经摆脱乡镇的格局,大部分时候是泉州、兴化及后来的永春州等府所在的道驻地,驻地官员的官职大小大概介于省和府之间,更多时候体现的是军事地位,虽然在行政上仍属同安县,但却有一定的自治权。

在今南普陀寺、万石植物园的山石上便保留有相当数量的清代巡海道、台厦兵备道、厦门道等官员的题刻。

厦门市区为什么都在岛上


这个时期,别说海盗,就是一般商船都不敢在厦门口岸胡来,否则立马绞杀。

而在明代,厦门的城墙是在朱元璋时期建造的,当时与之相似的如晋江永宁卫、龙溪镇海卫,算是军事堡垒,说它是渔村,也不过分,当时的整个闽南沿海,几乎没有一个靠海地方比厦门更优越更城市化,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那么只有不久后成立的漳州府海澄县。

因而,对于现在闽南还存在的各个市县区,比历史积淀和发展水平,凡是靠海的城区,就属厦门最古老、级别最高(因为海澄县后来与龙溪县合并,市中心改至石码,海澄降为镇)。

厦门市区为什么都在岛上


然而,这并不是说明厦门就能与漳泉比肩,毕竟在历史文化水平上,三者是不对等的,厦门显然是后辈晚生,是漳泉混合的产物,仅代表了闽南文史在近五百年里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闽南海派文化的一个近代表现。

因此,回归题干,闽南的海盗行为是从元末开始的,而从那时起,厦门已经突显出海防中心的作用,因此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宝藏,即使是郑氏当政期间,仅有的宝贝也大多运往台湾,不会在厦门存在。

如果真的需要一个答案,建议可以到澎湖列岛、浯屿找找答案,或许有不错的发现。

厦门鼓浪屿岛上有居民居住吗?

有居民的,那边只有三分一的是外来人员,那的房子外表是不能改建的,老房子都是公家的,还有很多空别墅,那些有钱人偶尔会回来住,那边有菜市场,还有超市,基本上的在那都买的到的,生活不成问题。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因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名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