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一级以下行政区划体系分为省级、地市级、县级,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包括地级市、地区行署、自治州,县级包括县、自治县、县级市和地级市的市辖区。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地市级,在行政级别上有十个省会是副省级,比地市级高半级。这十个省会是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广州、武汉、成都、西安?
其实以前的厦门市区很小的,由于八市靠海,所以渔船上岸总是先于八市供货,以前还有个蔬菜批发市场也比邻八市。。不管海鲜或者蔬菜都新鲜,所以大部分的市民都去八市买菜进货,八市也是厦门最繁荣的市场之一。之所以去吃,八市附近也隐藏了几家历史悠久又地道的厦门小吃,如八市里的陈星仔面线糊友生沙茶面,开元路的阿本麦奶,小学路的浮屿大同鸭肉粥,鹭江剧场的赖厝程扁食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二十年里,中国迎来了民族经济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正是这个时期,厦门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市政建设,包含八市在内的厦门九个市场便是那个时期的杰作。
1919年8月,厦门正式设立“市政会”和“市政会局”,开始筹划厦门近代化城市建设。至1925年6月,在厦门海军警备司令林国赓的主持下,厦门市政建设正式开始。按照规划,将会根据市区人口分布和购买利便性设置九个菜市场。
1928年7月,第一个建成的是在中山路古城东路路口,当时的厦门军政办公中心附近,命名为“第一市场”。紧接着,按建成日的远近,依次命名为“第几市场”。
而八市,即“第八市场”的建成年份应当是1933年,位于今开元路、开平路与营平路交汇处。
在解放前后,这九个市场都兴废不一,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九个数字排列的市场仍然存活着并发挥着他们的作用。直到厦门进入城建快车道后,各大市场才被迫退出历史舞台,有的被废弃,有的被挪作他用。
而八市在位置上虽然发生了些许迁移,但却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甚至规模变的更大了。这或许是得益于它的位置,既与中山路核心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又靠近第一码头这个海鲜渔港,在人流和货源上取得双赢。
当然因厦门全岛的发展,原来厦门市区六七成以上物资依靠禾山区供应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漳州和海沧经由以海路经第一码头靠岸供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八市得以存活。
但不得不说,八市确实更像是厦门这座新城的灵魂,到处充满着浓浓的古城情调,希望她能继续走下去。
........................................................
文/圭海四记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