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是,首先,厦门是副省级城市,级别比地级市高半级。
从传统意义的地级市来说,最新的应该是宁德,1999年撤销地区改为地级市,其次是龙岩,1996年撤销地区改为地级市。
如果平潭也算的话,是2013成立的。
几乎所有的福建人都会认为厦门市是省内最年轻的城市。
然而对于城市这个新兴的政区概念,其实仅可追溯至民国,而令人无法接受的现实竟然是这样的:厦门市是福建省内最早设立的地级市,省内唯一能与之比肩的只有福州。
福建地级市的设置,按早到晚的排序依次为:厦门=福州>莆田=三明>泉州=漳州>龙岩=南平>宁德
信与不信,且请花三分钟浏览一下解放后福建区划的变化,以下多图,请慎入。
建国后,福建沿袭民国时的政区设置规则,将全省分成第一~第八个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厦门、福州两个省直辖市。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于思明县设厦门特别市,厦门市最早设置于此时;1935年民国政府再次设厦门市;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恢复厦门市政府建制,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1933年11月20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及所属“闽海省”省会设于福州,为特别市。1942年4月成立福州市政筹备处,1946年元旦划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5警区,正式设福州市。
1950年04月01日起,将第一至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冠以各该署驻地之县名。
1951年,设立县级市泉州市、漳州市,分别划归晋江专区署和龙溪专区署管辖。建瓯专区改名为建阳专区
1953年,泉州、漳州两个县级市改为省直辖
1956年增设南平市,为省辖市,取消闽侯专区
1958年,泉州、漳州、南平等县级市改由各专区管辖
1959年,恢复闽侯专区
1960年,增设三明直辖市
1963年,增设三明专区
1970年,专区改名为地区,开启地区的命名先河,厦门、福州也称地级市
1971年,扩大宁德地区的管辖范畴,为今日九地市的范围奠定基础
1981年 ,福州地区开始变动,闽侯县再次划归福州市
1983年,福州市扩大管辖范围,莆田地区改名莆田市,福建九地市正式成型
1985年,龙溪地区和晋江地区改名为漳州市和泉州市,龙溪之名正式推出历史舞台
1996年,龙岩地区改名龙岩市,建阳地区改为南平地区,再改名南平市
1999年,最后一个宁德地区正式改名宁德市,从此福建进入九个地级市时代,以往的地区正式消失
三明就是福建省的一个市,和厦门,福州一样的。管辖梅列、三元2区,永安市,明溪、清流、宁化、大田、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9县。根据人口普查统计,三明境域各时期人口变化: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最多的为尤溪县(16.18万人),最少的为三明市区(3.82万人);第二、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最多的为尤溪县(分别为20.67万人、32.25万人),最少的为明溪县(分别为5.73万人、10.00万人);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最多的仍为尤溪县(38.23万人),最少的为梅列区(11.75万人)。
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最多的为尤溪县39.28万人,最少的为明溪县10.91万人
三明市属于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三明市包括三元区,沙县区,永安市,大田县,尤溪县,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泰宁县,建宁县,将乐县,是福建省工业城市,大型上市企业有三明钢铁厂,永安林业,青州造纸厂等,三明还是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高,居福建省首位。
评论列表 (0条)